任宝贤先生的“菩提树下讲古会”从1992年3月的《调寇》开始,在电力站吹起了一股振兴讲古的风。在这个小小的花园里,从小孩子到老奶奶,从专家学者到市井小民,从政府长官到家庭妇女,突然都被他那结合了民俗说书和高雅戏剧的讲古节目所征服。“
后来,他又推出了“聊斋篇”和“现代篇”。他的每一场讲古,都给电力站的小花园带来了节日盛会一般的气氛。
把讲古艺术介绍到学校
如今,任宝贤先生的讲古已成为历史。但这段历史虽然很短,影响却是很强劲的。从电力站的花园,讲古风已吹进几十所学校的校园,吹进了茶艺馆,他的录音带也已广泛流传。
在他工作后期,实践表演艺术剧院在国家艺术理事会的赞助下,把任老师的讲古艺术用不同的形式介绍到学校去,引起了很大反响。他永远是学生们的好朋友。有几位同学就因为他的鼓励和帮助,也在学校里搞起了他们自己的讲古活动。
后来,有一位政府领袖听了任老师的讲古,马上建议邀请他在新加坡长住下去,还建议他上广播电视台播讲,可惜这些都没来得及做,虽然去年他已经获得永久居留权。
带着腿伤演《黄昏上山》
1992年4月,任老师参加实践话剧团为新加坡艺术节创作的话剧《黄昏上山》,演一位在山林中隐居了几十年的遁世老人。很不幸,他在排练场合演员们做表演练习的时候跌倒了,摔断了左腿,对他造成了极大的身心打击。他的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亲自到医院去探访的有一百多人;伙伴们想尽办法使他仍然能够上台,演出不受影响。
后来,虽然他还是硬撑着身体精彩地完成了演出任务,但是却埋下了他后来决定辞世的一个导火线。
跨越语文源流的影响
最令人感动的是,尽管他带伤上场,他那严肃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毫不改变,以至来自英语源流、首次和他合作的陈美英(Margaret
Chan)也赞不绝口:“任宝贤先生是我最敬佩的演员。他的表演艺术的精湛和演员道德的崇高令我心折。他是一位模范艺术家!”
回顾任宝贤先生在新加坡将近3年的艺术生活,我们可以毫无保留地说:由于有了他的参与,新加坡戏剧的表演艺术(不止华语的,而是就整体而言)在深度和高度上都有了更大的突破,
在演员艺术和演员道德的体现上、在基本功锻炼上、在相关艺术的钻研上,大家都从任老师身上得到了可贵的、具体的启示。
虽然任老师一直没能掌握好英语,但是他的影响肯定是跨越语文源流的。音乐家John
Sharpley
跟他合作讲古《聂小倩》之后,赞不绝口。
一.
艺术家对“美”的最高追求
任宝贤先生作为一位艺术家,是很不平凡的。认识他的人,现在回想起来,甚至觉得他有点美好得不太真实
–
是嘛,像他这么大的人,还那么天真活泼;这么通晓世故,却还那么不懂得经营;这么明理,却还那么执着。实际上,这整篇报告中还没有提到他一点儿缺点。是不是任宝贤先生真的没有缺点呢?当然有。不过,就我自己的观察和反思,我觉得他的缺点几乎就是:“他的优点在不适当的时候和不适当的地点的表现。”
–
而他的缺点和优点的共同之处,就是他那“过人的执着”。
一直坚持追求心中的艺术
任宝贤先生对于艺术的执着,是有名的。他练起功来可以六亲不认;为了追求她心中的艺术,在50年代以一个20岁刚出头的青年人,他可以放弃100元人民币的科长职位,少拿三分之二的薪水,到北京人艺去做学生;为了追求他心目中的艺术,在80年代当生活非常拮据、人人“向钱看”的时刻,电影电视他也可以一部一部地推掉;为了追求她心中的艺术,在多少人想到新加坡谋求物质前途的时刻,他可以坦然拒绝商业学院给他免费参股的机会。
这种执着的实质是什么呢?基于我跟熟悉他的亲友们的了解以及我跟任老师几年的密切来往,我认为他的执着不是为了别的,而是为了要永远保持一种高洁的、不平凡的生活状态。也许,这是他从小在非常不幸的生活中就磨练出来的性情。
生活是苦难的,艺术是美好的;生活中的苦难,可以在艺术“求真,求善,求美”的追求中,得到幻想、得到宣泄、得到化解。
生活和艺术结合得密不可分
也许,任宝贤先生自小热爱艺术就是因为这个道理;也许,在他几十年的坎坷生活道路上,是艺术在长久地支撑着他的生活意志;也许,正是古今中外各种优秀艺术作品中所包含的美好成分,一直在主宰着他的道德判断、价值观念、生活导向,而他,
也就是一直为了追求这种“美”的事物而活着;也许,在任宝贤老师的生命里,生活和艺术已经结合得密不可分了。
换句话说,任宝贤先生的一生,实实在在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艰苦而又喜悦的历程”。几乎他的每一位朋友都认为,他是个无时无刻不在帮助别人、无时无刻不在自律自强的人。可以说,在生活上,他是名副其实、不折不扣地达到“人如其艺,极尽追求完美”的境界。她从一懂事起,就直面着阴暗凶险的现实,因此,他似乎一辈子都在竭尽所能,想尽办法把自己从精神和物质的贫困中解救出来;他似乎一辈子都在尽力挣脱庸俗、抗拒平凡、排斥丑陋、逃离苦难。而在这同时,他又穷一生的精力,苦苦追求幸福、美化人生、创造美的意境。
不能容忍失去创造完美的能力
在生活中找不到的,到艺术里去找。所以,任宝贤先生才那么沉醉在艺术创造的完美意境追求之中。老实说,在我们的现实生活里,很难碰到一位这么善良,这么执着于真善美的人。在这样的不完美的现实中,如果真有这样的人,那么,这个人不是深陷于宗教的虔诚之中,
就一定是深陷于艺术的虔诚之中。任宝贤先生是后者一个杰出的例子。
正因为任老师是那么执着地追求真善美,所以,尽管他能够忍受客观环境中的种种缺陷,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