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刘文今——让民乐走向世界

由于刘文金长期学习中国传统音乐、中国民间音乐,西洋音乐,而后经过他消化、提练,再创作,让民乐演奏形式别具一格,既有现代因素,又不失民族神韵,受到世界各地人民的喜爱,生前曾多次到澳洲、欧美、港澳台演出,每次演出皆座无虚席,真正的让民乐走向了世界。而他独创的民乐配齐法,让民族乐器与世界百种乐器完美结合,受到众民乐人士追捧,学习,也开创了中国民乐与世界音乐结合的一个新篇章。

2《豫北叙事曲》二胡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豫北叙事曲》在1993年被评为“二十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而且是唯一一首入选的二胡曲,同时这首乐曲也是刘文金国内外演出时,观众每次必点之作,也是继《二泉映月》之后,又一部轰动华人界,乃至世界的民族音乐。

《豫北叙事曲》是刘文金在青年时期创作的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是他首次大胆的尝试,将民族乐器二胡和西洋乐器钢琴结合后创作的一首乐曲,这首乐曲的完成,标志着以二胡为主,各国不同种乐器为辅这种演奏模式的开始,由此这首乐曲被誉为二胡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

3未完成的民乐配器法是民乐史上最大的遗憾

在刘文金晚年,他本想把自己对民乐配器方面的见解整理成册,让更多的民乐人士学习,从而发扬中国民族音乐,让中国民族音乐也像钢琴,小提琴一样成为世界各国人士追捧的音乐。但是就在他收集资料,整理素材时,突然病倒了,这一病,让民乐配器成为中国民乐史上最大的遗憾。

刘文金的安葬仪式上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音协二胡学会会长宋飞女士,中央音乐学院院长王次昭先生,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先生都再三强调,刘文金生前民乐配器方法独到,让民族乐器之间,民族乐器与西洋乐器之间,民族乐器与各国民族独有乐器之间配合的相铺相成,堪称“世界第一人”。

4众民乐名家为刘文金墓培土

上午十时,伴随着《长城随想》刘文金先生的骨灰安葬仪在八达岭陵园举行。

仪式开场由现代“民乐皇后”,同时任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国音乐学院副院长宋飞女士,中国二胡博物馆馆长徐崇先先生为刘文金墓碑揭幕。

其后由宋飞女士主持整个安葬仪式,并且中央民族乐团团长,中国音协副主席,中央音乐学院院长,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会长,中国广播民族乐团团长,中国音乐史学研究中心主任等数位民乐界权威人士发表了对刘文金先生的感言。

仪式尾声刘文金先生家属及慕名前来参加安葬仪式的民乐界知名人士120余人,向刘文金先生墓碑献上鲜花,并行三鞠躬礼。

整个安葬仪式历时3小时,整个仪式伴随着刘文金先生创作的又一部代表性作品,同时被民乐界封为民乐“里程碑”式的乐曲《长城随想》那豪迈激越的节奏下进行。仪式结束后,众民乐名家及家属还实时回头看着刘文金先生铜像,久久不愿离去。

5刘文金先生的安眠之地

刘文金先生的墓碑坐落在八达岭陵园一个叫思贤园的墓园中,这里每日都会被带有长城古砖气息的微风轻轻吹拂,墓碑处在山间中的平地上,清晨伴着露水的气息,第一缕阳光最先撒在这片墓园中,黄昏时余辉洒落在墓碑上宛如为碑上披了一层霞衣。一条很早就流淌在山间的小溪也被引入到这片墓区中,溪水缓缓的流过刘文金先生墓前,小溪旁时而还能看到松鼠在嬉戏。墓旁的青山中,小鸟时常在鸣叫,为幽静的山间带来一丝灵气。就是这片墓园、这片山林、这淌溪水蕴含着爱妻、子女、弟子、所有的家人、朋友、同事和一切热爱中国民族音乐的人们对他无尽的爱、无尽的思念。

6刘文金先生简介

刘文金1937年5月出生于河北唐山。中国著名作曲家,指挥家,民乐发展史上的历史行人物,1961年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历任中央民族乐团团长、艺术总监、以及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歌剧舞剧院艺术指导。为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创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副会长;2001年被聘为韩国中央大学校国乐大学教授。2013年6月27日22时21分刘文金先生去世,享年76岁。2013年11月9安葬于北京市八达岭陵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