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达岭陵园分公司

罗哲文:一生守护古建筑的文化脊梁

  • 2025-06-11
  • 一、结缘古建,初入殿堂

    罗哲文(1924-2012.5.14)中国古建筑学家,在华夏建筑文明的星河中,罗哲文是最执着的守护者。1924年生于四川宜宾的他,16岁考入中国营造学社,师从梁思成、刘敦桢等泰斗,从绘图打杂起步,以笔墨为舟,驶入古建筑研究的浩瀚海洋。

    二、跨国守护,彰显赤诚

    1944年,二战尾声,罗哲文协助梁思成在地图上标注日本京都、奈良古建筑,使其免遭战火,这份跨越国界的守护,彰显了他对人类文化遗产的赤诚。1950年,27岁的他调任文化部文物局,成为最年轻的古建筑专家,自此开启文物保护生涯。全中国99个国家级文化名城,都留下他勘察的足迹。

    三、修复长城,丈量山河

    修复长城是他最耀眼的功绩。1952年,面对八达岭断壁残垣,罗哲文骑着毛驴实地考察,写下 “要使长龙复旧观” 的壮志诗篇。他遵循梁思成 “按原状修复” 的建议,带领工人收集残砖,让长城重焕生机。此后,故宫修缮、布达拉宫保护、历史文化名城概念提出、推动中国加入世界遗产公约…… 他以脚步丈量山河,用专业守护文明。

    四、笔耕墨韵,传承底蕴

    罗哲文笔耕不辍,著有《中国古塔》《长城》等著作,将古建筑知识化作大众可及的文化养分。他雅好诗书,书法融儒释道之韵,为名胜古迹撰写的楹联,更添古建文化底蕴。

    五、巨匠陨落,精神长存

    2012年,这位守护了古建筑一生的巨匠离世,但他用八十余载岁月铸就的精神丰碑,永远激励着后来者守护民族文化瑰宝,让古老建筑的光芒永续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