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了 让他们与孩子的心紧紧相连
清明节,许许多多的家庭再次倾家而出,手捧鲜花直奔陵园为逝去的亲人扫墓,祭奠亲人。现在许多陵园建设得越来越漂亮了,而且一般远在郊区靠近旅游景点,扫墓之后接下来便是踏青春游,将淡淡的哀伤融于明媚的春日当中化作更深情的怀念,倒也其乐融融。
而在这样众多的家庭中却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永远的失去了自己的孩子,更多的是独生子女,他们心中春光不再。
孩子是生命的延续,儿时是家庭的欢乐,大了是家庭的希望,没了这一切,生活出现了断章,无法续写,怎样才能走出这片黑暗,而不是一把残花,满眼浊泪。能否让他们的生活变得清晰起来……?
不幸的的家庭这样多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每年有7.1万名少年儿童死于跌落、家庭中毒、窒息、溺水、活动中受伤、交通事故、烧伤、烫伤等意外伤害,平均每天200名零至14岁城市儿童因意外而失去生命,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至10%的速度增加。13至24岁的青少年中,癌症发病率在过去的20年里增加了
1/4,每年新发生的少年儿童白血病患者达2万人,新增颅内肿瘤患儿7千名。
这样多的家庭遭此横祸,往往是一对夫妻,两双老人,或他样的家庭结构,他们的经济状况如何,他们心理和精神的创伤是怎样一个状况我们无法全面调查统计,甚至不忍心个案采访,去搅扰他们起码表面上本已恢复平静的生活。
大年初七陪他们度过
上个世纪最后一年的年底,有一个叫张穆然的少女,她的名字当时见诸报端电视,“享誉”京城。身患癌症,异常的顽强,医生为她皮下埋针管,她坚持不用麻药,她说:我要享受每一分钟的痛。但自身的免疫系统和医生的手术刀终究没能帮她赢得生命的机会。北京青年报的几位好朋友杨晓光、王灏铮和摄影记者范雪冬始终陪伴着她,用笔和镜头激发社会对这位少女的关爱,后来一部名叫《少女穆然》的电影拍成上映。
不知怎的,以后每年他们象约好了是的,不管到了哪个节日总要相互通话商定,然后请上张文良、穆学云这对失去爱女的夫妻吃顿饭,聊聊天,今年是第六年了。今年春节王灏铮在跟他们几位商量,她说:“我想了半天,今年请他们两口到钱柜去玩你们说靠谱吗”?
穆学云是唱歌的好手,过去在单位就是骨干,由于年代的关系善唱红色歌曲,流行歌曲只要听过几遍,张口就唱,把一首《青藏高原》唱得不失声色,从《上甘岭》《地雷战》《地道战》一直到把董文华的歌唱光了。张文良则是一个善聊的人,对唱歌一窍不通,其间聊上几句,喝口啤酒,再就是听歌,以前从没机会听妻子这样唱过歌。从上午11点到下午4点,整整5个小时才散去。尽管是这样,他们仍然无法、也不敢问及这对夫妻的真实生活,但是六年了,每周他们必往返
后来有一点被大家慢慢察觉了,除了每周他们都要到陵园与女儿团聚外,时刻也没忘记曾经帮助过他们的人。穆学云因女儿生病才从山西回到北京,一直没有正式工作,靠打零工每月挣得几百元的收入,张文良退休前是国营曙光电机厂的工人,现在也在打零工。女儿生病的时候他们到底借了多少债,没听他们吐露过具体数字,但是他们每月都要从收入中拿出一部份用各种方式去还“债”,后来问及他们这事,张文良说:“要说债我可能真的还不清,只要我还干得动,这个人情我一定得还”。
往忆的片断
2002年国航飞往韩国的班机在釜山发生空难,一对年已六旬的教授夫妇,他们唯一的女儿就是这架航班上的空姐,空难使他们幸福的三口成为了上百个不幸家庭中的一个。老教授呆滞的目光总是无目的的盯在一处,口中不时地叨念出一句:这辈子算是完了。
2004年某日的下午,正值学校放学的时间,在航天桥到甘家口之间的路段上,我驾车路过,两名横穿马路的中学生被飞驶而至的轿车撞出,其中一名在瞬间又被在另一条车道并向行驶的公共汽车碾轧,年轻稚嫩的生命当即破碎不堪……一周后这位孩子的母亲来陵园买墓,大家不知说什么,也不敢说,哪怕是劝慰。
今年八达岭陵园陵园又来了一位为自己爱妻买墓的先生,是何原因使他哀伤得不能自己?原来妻子去世时怀着他们的双胞胎,他想在墓碑上也刻下未曾见面的孩子姓名。当人们见到他妻子的照片时无不扼腕:真是一位美丽非凡的女性,仪态端庄,明眸皓齿,清秀亮丽,尤其是那双美丽的大眼睛所透射出的目光,简直摄人心魄,不禁使人联想,这样的女性蕴育出的生命也一定如天时般可爱。妻与子在他心里是双重的哀伤。
去年媒体曾报道过一位叫刘阳(为不再次打扰这位母亲,化名)的某中学的少年,罹患白血病,如果能进行骨髓干细胞移植是能存活下来的,但是面对50万元的医疗费,他给妈妈写了一封信:妈妈我不治了,您和爸爸已经给了我爱,我知足了……。今年过了春节,八达岭陵园一位服务人员说起了这件事:“这样的客人我真接待不了,她一哭我就跟着哭”。就是这位男孩的母亲来陵园为儿子选一块墓地。
这样的故事讲也讲不完。
血浓于水 他们需要更多的关爱
这样的家庭和这样的人群到底有多少,确实很难统计,也许在我们这样一个庞大的人口群中所占的比例不会很高,但根据上文中所列数字推算,绝对数量是很惊人的,他们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爱。
从十月怀胎,孩子便给这个家庭带来了无限的欢乐、希望和期盼,甚至整个家庭生活的格局都要围绕孩子来重新建立和运转。因为有了孩子,家里又请了一名保姆,因为孩子上学,要搬家或临时租房,让孩子离校近一些,为孩子上大学宁可举债。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挫折、都牵动着父母的心。
而刹那间,孩子消逝了,永远的不再回来了,血浓于水,给这个家庭带来的是无法愈合的伤痛,甚至是家破人亡。我的一个做教师的朋友跟我讲:在市某学校内,一辆汽车在倒车时不慎使一名小学生失去了生命,孩子的母亲在无法承受的巨大哀痛打击中离世,姥姥在病榻上疯掉了。
对于生命的自然消逝,经过若干年,常人在感情上的哀伤之痛是可以渐渐愈合的,更多的是化作了深切的怀念,但是对于生命的夭折,则非然,他们在情感上成了社会中的“弱势群体”。在现实中永远会为孩子留有一片空间,并且不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忘却掉,既然是这样,那我们就永远的让他们与孩子亲近起来。
温暖的阳光已然升起——上海的互助行动成气候
据报道,在上海市有这样一个组织,成员来自不同的岗位,年龄从30岁到60岁,他们热衷于公益事业,积极帮助孤儿院、老人院和身患绝症的孩子等弱势群体,他们生活得积极、健康、向上,但是,你能否想到,在加入这个组织之前,他们还沉浸在失去爱子、爱女的悲痛中无法自拔,这个组织就是现在的“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
每一个幸福的家庭都十分相似,父母对儿女的爱也都是一样的,而每一个不幸的家庭都各不一样。失去子女给这些家庭都带来了同样的伤痛,但发生在每一个家庭的故事却不尽相同。
上海福寿园为这些家长们搭建起了一个相互搀扶、相互安慰、相互帮助的平台。在网上为这些孩子们建立起了主题纪念园区——星星港,孩子们的纪念馆在网上纪念园区内一个个建立起来,在实地园区内单为孩子们建立了一块墓区——童稚园,一座座专为孩子们设计的墓碑矗立起来,这些墓碑造型别致生动,非常可爱。而这些孩子们的家长也因此在网上、在实地墓区内相见相识,以后便是双手相握,相互倾诉、相互慰籍,还经常的组织一些活动,。2005年9月福寿园帮助“星星港”完成了民间组织注册,正式成立了“上海星星港关爱服务中心”,他们不但相互交流,而且去帮助所有需要帮助的人。
北京殡葬启动“心心港”工程—— 宋体">让他们的心与孩子紧紧相连
北京殡葬行业在这方面的发展今年同样显现出了新的亮点。记者近日闻悉迅速赶往位于长城脚下的八达岭陵园采访。
负责企划工作的陈硕介绍:“北京和上海是我国两个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城市,人口结构和人文环境大体上很近同,上海在殡葬文化建设和殡葬服务产品延伸方面,确实走在了前面,我们从中受到很大启发,如果在北京能够有这样的举措,会有很大的社会意义。经过几个月的运筹,决定在清明节期间启动“心心港”工程,做出我们北京殡葬行业的特色。既然失去子女成为这些家长心中永远的痛,那就不用淡忘,也不用回避,让他们的心与孩子的心紧紧相连,化为不能忘却的怀念,成为他们重新生活的支点。“心心港”工程分为两部份同时展开,一是专为孩子们设立的网上纪念专区——“心心港”;二是在实际园区中建设“心心港”园区”,将来条件成熟我们也会考虑建立公益性的互助组织,使这些家长得到更多的帮助。
同样是网上纪念馆,“心心港”中的纪念馆确有一些孩子们的特点,记者分别点开页面与传统纪念馆做了一番比较。八达岭陵园网站运营总监曹冰介绍说:“在做策划的时候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孩子的特点和家长们的感情需求,每一个页面的色彩都是很鲜亮、很阳光的,在具体功能设置上您看有鲜花、点歌、零食、玩具、文具、游乐场、衣服等,都是孩子们需要和喜欢的,还可以在纪念馆中做孩子的成长记录,比如百天抓周、印放小手和小脚丫图片、第一次叫爸爸、妈妈、第一次走路,那天上学等等,同时开辟了“父母茶桌”,家长们可以在上面讲述孩子的故事,也可以相互间交流,另外还可以进入心理支持栏目浏览交流”。
记者随即跟随八达岭陵园工程副总经理刘达成来到了实地园区,刘主任指着一片紧邻水榭的草地说:“心心港”就在这里开工建设,现在已经完成规划设计,这片区域占地20亩,也很向阳,因为地势平坦,工程量不是很大,保证清明节期间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这里的草坪引种的都是冷季草,绿化期长,树种和树型都不错,特别是旁边挨着这片水景,孩子没有不喜欢玩儿水的,如果将来家长们还有那些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再及时改进”。